昨晚,別克至境品牌首款車型L7在預售不到兩周后就正式迎來了上市。
相比起最初預告中“30萬級”的定位,至境L7的售價在中美雙方領導的一番“相互說服”后,被定在了16.99-21.59萬元。
至境品牌是別克全新打造的高端品牌,由中國本土團隊主導研發,完全面向中國市場。
首款車型L7定位是中大型增程轎車,無論是在這一細分賽道,還是在這一價位段上,都是屬于為數不多的存在。
更關鍵的是,作為一款合資車,它在智能化上也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比如首發搭載了高通驍龍8775芯片,以及全新的Momenta大模型等等。
那么,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并不順遂的別克,又能否靠著至境品牌成功翻盤呢?
有什么亮點?
至境L7在外觀上基本還原了此前概念車Electra-L的設計,延續了別克標志性的“展翼”理念,在細節上也做了不少提升精致度的小巧思。
例如大燈組里點綴的“星空”元素、長L113、機蓋上凌厲的筋線,以及高亮多輻條輪轂等,都讓它看起來更有辨識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車尾,至境L7采用了全新擴散式布局的貫穿尾燈,并且成為首批用上“智駕小藍燈”的合資品牌。
大家也不妨來為至境L7的顏值打個分。
在尺寸上,新車車長超過了5米,軸距來到了3米,超越了別克品牌目前的旗艦轎車君越,成為了別克目前在售的最大轎車。
進入車內,至境L7摒棄了過去標志性的連屏設計,轉而采用新勢力們常用的HUD+儀表屏+中控車機的主流組合。
不過,別克也沒忘記自己美系車的身份。
至境L7的座艙內幾乎全部采用皮革覆蓋,頂棚采用翻毛皮包裹,細節處點綴了金屬與木紋飾板,層次感明顯。
經典的“美式大沙發”,這回也沒有缺席,至境L7在副駕還配備了零重力座椅,并且高配車型的全車座椅還具備有通風/加熱/按摩等功能。
而在后排,通風/加熱/按摩也同樣一應俱全,并且和前排一樣,后排區域也同樣提供了頭枕音響。
按照官方的說法,至境L7的座椅內含12層支撐結構,由絲綿層、柔感輕彈包覆層以及25mm厚的3D螺旋珍珠棉等材質填充。
在過去,這樣規格的座椅只有在別克旗艦MPV世紀上才有,可見這次別克在至境L7上也是下了血本。
前不久個人也在現場實際體驗了至境L7的座椅,填充物柔軟,包裹感也很出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后排坐墊的長度相比起那些老美國車來說并不算長,溜背造型也壓縮了一定的頭部空間,如果你的身高也超過了1米8,那我還是會建議你優先落座在前排。
在動力部分,作為發明了增程技術的車企,至境L7這回還首發了通用全新的“真龍”增程系統。
這套系統由1.5T發動機+后置電機組成,電機最大功率252kW,是行業最大功率的增程單電驅電機,零百加速來到了5.9秒。
底盤方面,至境L7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結構,并配備了RTD連續阻尼可調減震與液壓襯套,也兼顧了操控性,但個人覺得235mm規格的輪胎還是差了點意思。
這樣的設定非常像是一臺搭載了大排量發動機的美系轎車,只不過相比起那些“油老虎”,它的百公里油耗就只有0.5L/100km。
至境L7上的這套增程系統還全系標配了一塊40.2度的大電池,除了能夠帶來302km純電續航外,也保證了它在饋電狀態下性能依然不打折扣的特性。
另外,官方稱這套系統還解決了傳統增程車在饋電情況下噪音大的問題。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在饋電的情況下,至境L7的百公里加速速度與滿電的差距不到0.1秒,NVH差異也不到0.5分貝。
作為一款2025年的新別克,至境L7在智能化方面也同樣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這款合資車甚至還是高通驍龍最新8775芯片的首發車型,這顆芯片的算力可達當下主流的8295的兩倍。
在功能上,這臺別克甚至還可以實現類似理想的“金手指”功能,你可以用手指來指揮語音助手來執行相關操作的功能。
當然,過去的CarPlay等手車互聯功能也保留了下來,也算是給那些對高科技不感興趣的用戶多了一種選擇。
輔助駕駛部分,至境L7還首發搭載了Momenta R6強化學習飛輪大模型。
除了支持高速/城區NOA等“基礎”功能外,還支持很多高難度的泊車功能,如不停車泊入、斷頭路泊車、極窄車位泊入等功能。
5個版本,如何選?
別克至境L7共提供了5款SKU,售價覆蓋16.99-21.59萬,劃分的方式也像新勢力一樣相對簡單。
先來看售價16.99萬元的“尊享版”。
盡管是入門車型,但40.2度電池、FSD自適應阻尼懸架、帶懸浮層填充的座椅等配置都給到了標配;而智能配置部分,它搭載了8155芯片,并具備全速自適應巡航這樣的基礎輔助駕駛功能。
它的性價比并不輸同價位的一些國產車型,如果對智能化配置沒有特別高的需求,那這個版本就完全夠用。
售價18.29萬的“奢享版”則是升級了大量的舒適配置。
例如升級了前排座椅按摩、后排的通風/加熱/按摩/電動調節、氛圍燈、香氛系統以及后排隱私玻璃等配置,并且揚聲器也從8個增加到了25個。
這兩個配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舒適性的需求按需選擇。
接著是“尊享逍遙智行版”以及“奢享逍遙智行版”,兩個“逍遙智行版”對應前兩個配置各自貴了2萬元。
這兩個版本對智能化配置進行了大幅的升級,車內的座艙芯片升級到了高通驍龍8775,網絡從4G升級到了5G,并且還新增了50英寸AR-HUD、原廠ETC、DMS疲勞監測等配置。
更關鍵的是,這兩個版本搭載了別克這次主打的逍遙智行輔助駕駛系統,具備城區/高速NOA、自動泊車、記憶泊車等功能。
對于那些仍然偏愛傳統合資車的消費者來說,“逍遙智行版”的至境L7確實是少有的能兼顧品牌和智能化的選擇。
最后是“艾維亞”,售價21.59萬元。
作為至境L7的“完全體”,它在舒適與豪華方面繼續拔高:座椅材質升級為NAPPA真皮,揚聲器數量進一步提升到27個,并且新增了副駕零重力座椅和艾維亞專屬徽標等配置。
不過,就配置和價格的差距來看,它的性價比其實并不算突出。
整體看下來,至境L7的產品邏輯還是比較清晰的。
但問題在于,合資車即便把智能化和舒適性都拉到這個程度,消費者依然很容易把它和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放在一起比較。
而一旦對比,別克的“合資光環“究竟會帶來多少優勢,還是得看之后市場的反饋。
寫在最后
不難看出,至境L7的產品力在合資車里確實足夠全面:
外觀尺寸有氣場,內飾延續美式豪華,智能化與增程系統也跟上了國產新勢力的節奏,定價壓到17萬起,誠意已然擺在了臺面上。
但問題是,在國產新能源早已把高算力芯片、大電池增程、城區NOA玩得爐火純青的當下,合資車再堆配置、拉價格,也很難避開和國產對標的局面。
所以,至境品牌的出現更像是通用的一場“背水一戰”,它不僅要扛起別克的新能源轉型,還要重新定義美系車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價值。
至于至境品牌能不能讓大家回頭,重拾對美系車的期待,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