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田發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1-6月本田在華累計銷量為315152輛,同比下滑24.2%;6月單月銷量為58468輛,同比下滑17.9%,銷量明顯承壓。

回顧本田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史,會發現這個日系汽車品牌,曾經在中國市場創造了無數的輝煌,也誕生了不少的經典車型。
90年代,國外車企想要來華合資生產汽車,必須與國內“三大”(一汽、二汽、上汽)“三小”(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廣州標致)進行合作談判。在這個背景下,廣州選擇了本田,1999年3月26日,第1輛雅閣下線,僅僅九個月后,第1萬輛雅閣下線,十年之后,雅閣在華就已經有了近百萬用戶。而截止到2024年底,這款車,在中國市場就累計賣出了接近340萬輛。

除了雅閣之外,A0級的神車飛度,開中國城市SUV先河的本田CRV,A級車的性能標桿思域,后排空間巨大到可以躺下的冠道,小型SUV的攪局者XR-V,MPV市場的熱銷產品奧德賽等等,這些車型都曾經引領中國市場的發展,成為各自細分市場的熱門車型。
但是如今翻看本田汽車的銷量榜單,兩大本田加起來,只有三款產品月銷過萬了,那就是雅閣、CRV和皓影。

本田2020年在華曾達到162.7萬輛的年銷量巔峰,隨后便開始下滑,2021年156.15萬輛,同比下滑4%;2022年137.31萬輛,同比下滑12.1%;2023年123.42萬輛,同比下滑11%。2024年銷量更是跌破百萬輛大關,僅為85.23萬輛。而按照當前的銷量趨勢,2025年在華銷量或將跌破70萬輛。

伴隨著銷量的快速下跌,裁員似乎成了本田不得已的選擇。去年6月,廣汽本田自1998年成立以來,25年來第一次大規模裁員,多家媒體爆料裁員人數大約為1700人,占廣本員工總數的14%。
燃油車時代,車圈一直有著“買本田發動機送車”的說法,其意指本田汽車的發動機性能先進強悍,而且燃油經濟性出色,穩定性好,但是這幾年中國車企推出了不少熱效率很高的發動機產品,搭載在雙電機串并聯混動上,實現了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的高度兼顧,實現了5秒左右的零百加速,和5升以內的油耗,這樣一來,本田在發動機領域的優勢就不多了。

整體而言,正是由于國產新能源車企的崛起,直接沖擊了本田市場基本盤,而本田的新能源汽車呢?
相對于當下熱銷的插電式混動,以豐田、本田為首的日系車企更多的是走的油混路線。雖然本田也有插混的車型,但是不僅車型少,而且純電續航偏低。比如雅閣插混版車型全系標定的WLTC純電續航里程僅有82km,充滿電需要近8個小時。
客觀層面上,由于本田瞄準的是全球汽車市場,而插電式混動更依賴充電設施的普及與便捷,本田曾經靠著全球車型的率先引進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但是如今的本田汽車,迫切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更多的本土化運營。

抱殘守缺,只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淘汰。本田迫切需要做出改變,而同為日系品牌,豐田和日產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并且做出了改變。